吳氏
分布地域
江蘇省陵郡
歷史時間來源于
「吳」源出帶
一;源于「姬」姓,以國家名字為氏,古公亶父的大兒子太伯出奔江南地區建都于梅里(江蘇無錫)稱為勾吳,武王滅商后太伯的三世孫周章為諸侯國。至前473年為勾踐所滅。子孫后代以國家名字為氏。二;古公之子虞仲的后人,虞通吳故為姓。三;山東齊魯一帶的吳姓,多見壽夢第四子吳季禮以后。
遷移分布
當今吳姓的人口數量2400多萬元,為全國各地第十姓氏排名,大概占全國人口的1.93%。在全國各地的分布現階段關鍵聚集于廣東省、福建省、廣西省、貴州省、江蘇省五省,大概占吳姓人口總數的34%,次之分布于安徽省、浙江省、湖南省、四川、湖北省、山東省、江西省、河南省八省,又聚集了41%。吳姓關鍵的郡望有浦海、延陵、渤海灣、濮陽市、陳留、汝南、長沙市、武昌區、吳興等八個吳姓的堂號除用之上郡望外,關鍵的也有三讓、讓德、種德、世德、仁愛、至德、秀聚、忠肝義膽等。吳姓群體的血形分布總的是:O型占35.8%,A型占29%,B型占27.1%,AB型占8.1%。
大家族知名人士
吳泰伯:生在公元12世紀,壽九十一歲。父古公澶父,次弟仲雍,三弟季歷。季歷子昌有圣瑞,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。泰伯、仲雍為遂父志,而奔荊蠻,斷發文身,建勾吳古文明,從者千余家。筑泰伯城,鑿伯瀆港,散播中華文化??鬃诱f:“泰伯其可以說至德也已矣,三以天地讓,民無得而稱焉!”。吳姓后人奉為祖先,卒后葬鐵山(在鴻官莊鎮),為江南地區第一千年古墓。
吳道子:唐朝當代著名畫家。被后世奉為"畫圣"。其畫線框蒼勁雄放,轉變豐富多彩,一變自古承襲的高古游絲描的細筆,發展趨勢了線描畫的造型藝術方式,故主要表現出來的物像頗具速度感、節奏性,被我們稱之為"吳帶當風"。
吳 廣:秦末農民起義農民戰爭領導者。公元209年與何進啟動戍卒九百人造反,創建張楚政權。后為部下田臧以借何進指令殘害。
吳承恩:(?~公年1582)字汝忠,號射陽山人,明淮安市山陽人。約生在孝宗明正統十三年。性敏多慧,博極群書,詩文雅麗。明嘉靖二十三年貢生,授長興縣丞,隆慶初,歸山陽,浪蕩酒詩。背后詩文多流失,邑人邱正綱編撰成射陽存稿四卷,續稿一卷。復善諧劇,著雜記多種,名震一時,尤以《西游記》一書,為明人四大奇書之一,更為廣為流傳。
吳三桂:(1612~1678)字長白,清初高郵市人。崇禎皇帝年里,以都指揮使鎮山海關,闖王李自成陷京中,奪三桂愛妾陳園園,三桂乃引清兵入關,破開創,清遂進駐我國。三桂封為為平西王,鎮云南省。后叛清,自稱為周帝,旋病亡。
上一篇:鄭姓的起源 鄭姓由來
下一篇:周姓的起源 周姓由來